品牌策划 / 数字展厅 / 文化雕塑
新闻资讯
【姓名】 卢震宇
【家乡/现居地】 黄岩
【星座】 白羊座
【兴趣爱好】 摄影、旅游
【自我评价】 脚踏实地、稳中求胜
【公司职务】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业务】 塑料管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可提供资源或服务】聚氯乙烯(PVC-U)、聚乙烯(PE)、无规共聚聚
                                  丙烯(PPR)等树脂系列管材管件及塑料管道胶
                                  黏剂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怀揣梦想,坚定不移
        初见卢震宇,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他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棱角分明,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仿佛能直视人的内心。一身合体的西装让他显得十分地精干,与人握手时十分有力,传达出他强大的信心。在经过不断地了解,笔者才知道,这样一份信心,是他在基层中千锤百练中奠定的,是他在深入市场、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有详细了解后掌握的。也正是他这份信心,引领着他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奇迹。
        1997年,大学毕业的卢震宇没有留在秀美的省城杭州,而是选择回到家乡黄岩,进入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卢震宇学的是汽车运用工程,所以公司安排他进入营运科工作。当时的永高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几乎所有人都要身兼数职。进入营运科以后,卢震宇不但要负责接送客人,还要装货、送货,以及公司里的其他杂活。“当时真的很辛苦,有时候回家倒在床上动也不想动,但是你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吃点苦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营运科经常会接送客人,这样你就会接触很多这个行业的人,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会了解这个行业最新的动态,同时也建立了人脉,而这些对我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卢震宇笑了笑说,“所以刚开始苦点累点对我来说是财富,我心中有自己的梦想,我一定要在这个行业里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卢震宇先后还去过采购部、销售部,不论到哪个部门,卢震宇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几年的磨练,卢震宇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披荆斩棘,走向国际
        2002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分展,公司决定开拓国际市场,成立了国际贸易部。公司之前从来没有国际贸易的经验,因此如何尽快拓展业务成了当务之急。卢震宇临危受命,成为国际贸易部的负责人。说是国际贸易部,其实加卢震宇也就两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了尽快地开展业务,拿到订单,卢震宇决定参加万商云集的广交会。由于参加广交会的厂商太多,因此摊位十分紧张,卢震宇就在别人那里分了2/3个摊位;为了能在广交会开展之前完成对场地的布置,卢震宇就带着手下没日没夜地加班,终于提前完成了会场的布置工作。在广交会的八九天里,由于摊位小,产品多,人流量多,卢震宇往往从上午8点一直站到晚上9点,甚至都顾不上吃饭。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卢震宇眼睛发亮:“那几天,我们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一睁眼就赶去会场,广交会的人非常多,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会展,再加上当时我们公司也没什么名气,所以当时看的人多,真正下订单的很少。但是这些都没什么,通过参加这次会展,我们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国际市场的最新行情,也知道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单单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就记录了四五本。后来我们就根据这些客户的意见和需求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
        正是由于对这一行的了解,因此卢震宇深知这行的艰难。跟其他行业相比,塑胶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更高,挑战更大。因为国际上管件、阀门的尺寸主要采取美制、英制和日制,国内主要采取公制(参考德国标准)。如果做外销,所有模具都要重新开,无疑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这也使得国内很多同行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裹足不前。但是卢震宇知难而上,在他的推动下,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30多亩的厂区做外贸产品,这为公司的国际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此,外贸业务开上了快车道。“国际市场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公司要发展,必然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别人出不去,我们能出去,那我们就能在市场中占得先机。”卢震宇自豪地说。

除了创新,别无选择
        2005年,卢震宇有机会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法兰克福展会。在展会上,卢震宇深入观察其他国家同行的产品,他发现跟德国、日本甚至是台湾的同行相比,自己的产品无论是在精密度、耐压性,还是在外观、手感上,都要稍逊一筹,虽然这可能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如设备、原料、管理等方面,但是在卢震宇看来,这也是不可容忍的。回到国内以后,卢震宇就开始着手提高产品品质。“刚开始的时候,国际市场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与客户不断地沟通中,提高产品的品质。刚开始那几年,我们几乎都是一边犯错误赔钱,一边改进产品。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卢震宇笑着说。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改进之下,公司的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产品甚至得到了最为苛刻的欧美国家的认可,而在业内,得到欧美国家认可的才有机会打造世界级的品牌。
        2008年对卢震宇及永高公司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一年。那一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无比地寒意。经受不住这个经济冬天的企业,都纷纷倒闭,塑胶行业也不例外。但卢震宇却认为这里充满了机遇。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以谁都受到影响,永高困难,而国外其他同行更因难。在大家钱包都不鼓的情况下,永高的“双低优势”(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就会明显,特别是塑胶行业跟建筑业的关系十分紧密,而发展中国家对建材的需求比发达国家要大,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比较少,所以“双低优势”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因此在2008年的时候,公司主要开拓发展中国家的业务。同时,卢震宇还制定了“在老市场中推广新产品,在新市场中推广老产品”的策略。卢震宇举了个例子:“比如,迪拜是个老市场,不太可能再发展老产品的经销商了。我们就打进去CPVC管件和塑料窨井盖,物色新产品的经销商。在老市场投放新产品有个好处,因为新产品往往有瑕疵,老客户相对比较理性和成熟,他们会理解,并帮助你出主意改进完善。如果新产品投放到新市场,风险系数较大,新客户一旦对你的新产品有成见,那这个市场就可能永远失去了。”
        正是这样不断地创新,永高才能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厂发展成为在全球都有知名度的上市公司。但是卢震宇对这一切并不满足。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现在不是都说要实现中国梦吗,我也有自己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将永高总部留在国内,然后到世界各地去开厂,让外国人给我们打工。”卢震宇目光坚定,“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中国的企业做得更多的是来料加工,为外国人加工产品,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而大头都被外国人拿走了。一件衣服出口价可能就几十块钱,可是外国人贴个牌子就能卖几百几千块。我们中国就是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基地。如同一个‘微笑曲线’,我们做的是底下利润最低的部分,而‘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销售的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了。而我的目标是永高以后就要做‘微笑曲线’的两端,要把产品的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留在中国,而把底端部分——制造加工的大部分放到世界各地去。这样,我们就能将利润最大化,而且在国际上也更有发言权。而且,通过在世界上建工厂,汲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缩小与国际强手的差距,同时又能“反哺”国内,提升国内的技术和产品层次。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国内企业必走之路,世界工厂这条路在中国已经将近死亡了,国家也正在努力让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我们必须要向着产业链的上游前进。‘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卢震宇心怀世界,那么总有一天,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在卢震宇的带领下,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到那时候,世界各地都会生产永高的产品,而永高的产品,也将被应用无数的建筑中,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